新闻中心 > 正文

澜沧景迈栽培型古茶林

发布时间:2008-02-21

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城70余公里的惠民乡芒景、景迈山上,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民族,这里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为酸性土壤,分布着近万亩的栽培型古茶林,为布朗族所种植,古茶树繁衍延续至今已干余年,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整个古茶园由景迈、芒景、芒洪、翁基、翁洼等村寨相连而成,通称景迈茶山。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傣文记载,芒景茶叶种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5年),距今已1300余年的历史。

在澜沧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记载着他们的祖先叭岩冷倡导种茶已千年的史事,布朗族古老的《祖先歌》中也有相似的唱段。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前后,景洪土司在孟连土司的支持下打败了景栋土司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了酬谢孟连土司,景洪土司把女儿嫁给孟连土司为妻,作为陪嫁女儿的“嫁妆”,把芒景、芒洪、翁基、翁洼、班解、糯岗五个布朗族寨和一个傣族寨给女儿做采邑,这一带均为种茶区。

在《孟连宣抚史》中也有如下记载:景洪的召宣慰(土司)很高兴,“两勐门当户对,他同意将大女儿嫁给孟连的召贺罕(土司),并以景迈茶山(即芒景、芒洪一带)作为公主的妆奁。”故古代布朗族先民种植出来的景迈万亩古茶林仍遗传至今,一直在采摘利用。关于种茶的事,最初生长在这里的是“野茶”,实为栽培种普洱茶,布朗族先民经过驯化后成了“家茶”,其驯化方法是将茶树砍断,并连续三年施火烧灰肥后即成为“家茶”,其面积原有8000多亩,经几百年来当地布朗族和傣族连年种植,目前总面积达万亩。据地区茶学会专家考察,景迈、芒景古茶林中较大的两株,其中1号古茶树、树高4-3米,基部干径50厘米,树幅6-3米,离地面55厘米处分出枝干2支,直径分别为39厘米和24厘米。2号古茶树树高5.6米,基部干径40厘米,树幅5.8米,离地面77厘米处分出2支,直径分别为33厘米和18厘米,叶长14厘米,叶宽5厘米,椭圆形,叶面平展,叶脉12~15对。芽长3~4厘米,茸毛多。花冠直径4.8厘米,花瓣乳白色,5~6枚,花柱长1.5厘米,柱头3裂,裂位l/4~1/5,花丝140~170枚。种子直径1.2~1.5厘米,粒重为1~1.6克。据测定茶多酚为25%,水浸出物46%。

古茶林与高大常绿阔叶林交错生长。古茶林为单株,株距2~4米,行距3—6米,古茶树直径多在10~30厘米之间,少数在30~50厘米之间,也有树龄在几十年以内逐渐长出的茶树,茶树为乔木树型,树态衰老,人为砍伐或干预茶树生长痕迹明显,多数茶树上生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螃蟹脚”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是昔日景迈茶出口的特殊标志。景迈茶作为普洱茶产区之一,昔日加工销往全国各地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由于景迈、芒景一带的茶多数生长在万木丛林中,与数百种野生植物药物共存,采取花蜜的飞鸟和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了异花传粉丰富又特别,具有了珍贵的药物含量,喝了景迈、芒景的原始生态古茶,可以清热解毒,帮助消化健胃,防治血管硬化,消除各种疲劳,延年益寿,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生活在芒景、景迈一带的布朗族、傣族,长寿老人较多,七、八十岁牙齿完好,眼睛明亮,耳听清楚,记忆良好,生活可以自理。

    传说很早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布朗族祖先游猎生活时,在采摘野菜、野果的活动中,发现了一种清苦的野菜,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是茶叶,而当作"得责"(布朗语“佐料”)食用。因为那时食用的食物大部分是生的,或是用火烧过的野生动物的肉,食后体内较热,疾病也多,而人们吃了这种“得责”佐料,自然会觉得浑身舒服爽快,头脑清醒,眼睛明亮,因此对其产生了兴趣,逐渐觉得这种“得责”佐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那时这种“得责”稀少珍贵,不容易找到,由于生活的需要,布朗族祖先叭岩冷领着族人开始进行人工培植和移栽。

在游猎中,发现“得责”这种植物就记上标记,记好地点,进行人工管理和保护,在管理中,他们还发现用草木灰施在“得责”的根上,味道更好,后来他们采摘下果实带回部落住地进行人工种植和发展,这样,野生“得责”就慢慢地变成了人工种植的“得责”了。为了与其它野菜分开使用,叭岩冷给“得责”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腊”,意为绿叶。人们把“腊”摘下来带在身上,劳累时就放到嘴里含着来消除疲劳,保养身体,后来又出现把“腊”摘回来,用锅炒,用手揉,用阳光晒干的加工方法,为了发挥“腊”的药性作用,喝时先把“腊”放入“国哦腊”(布朗语小茶罐)烤香,然后放水熬成汤来喝。把茶称为“腊”这一名称,是布朗族最先叫出来的,后来傣族、基诺族、佤族、哈尼族儇尼人、卡多人称茶也呼为“腊”。

慢慢地这种带着药性的食用佐料就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于是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从几棵发展到小片种植,从房前屋后发展到山上林间,大面积的连片开垦种植,经过千余年的种植历史,才培植成了今天这样世界上仅存的万亩古老茶林。景迈茶也变成了昔日土司制度管理下,布朗族农奴向孟连傣族土司上贡的贡品,三年上一次大贡,贡茶50斤,每年一次小贡,贡茶20斤,由各户分摊。“腊”(茶)成了布朗族与其他部落成员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产品。据记载,景迈、芒景古茶山所产的茶叶,自元代起就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用马帮驮到普洱进行交易,景迈茶名扬中外。

1994年初,澜沧景迈茶山首次让国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日本专家称此为“天然茶叶博物馆”。1995年4月,思茅地区在举办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期间,组委会组织与会4l位中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此古茶林,大家惊叹不已。1997年2月下旬,思茅举行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时,于2月25日至3月1日,在澜沧县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56位中外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林,会上交流了有关论文,与会专家学者就几个观点取得了共讽澜沧景迈万亩古茶林是迄今为止国内面积很大、历史很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是一份珍贵的农业资源通过对澜沧景迈万亩古茶林的考察研讨,进一步证实了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是最早种植茶树的主要民族,布朗族语言把茶称为“腊”,为后来的傣族、基诺族所借用;澜沧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林,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有关研究和报道,载于同内《农业考古》和同外日本《茶道杂志》等刊物。

澜沧古茶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澜沧古茶
全国服务热线:400 886 0803
滇ICP备05005907号-1 公安备案编号:53082802000003 Copyright@lc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