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景迈万亩古茶园——茶树博物馆

发布时间:2008-02-21

澜沧不仅有野生型的茶树林,有过渡型的千年茶树王,而且有千余年的万亩人工种植古茶山。在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有一片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茶园,据当地少数民族文字记载,茶园种植于傣历57年(公元696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整个茶园分布在海拔1400米的山区,占地2.8万亩,实际采摘面积10003亩。

这片茶园是傣族第7代公主南腊米的陪嫁。相传,傣族和布朗族的先民在抗击外族的入侵中,结下了友谊。为了表示两族世代相好,傣族土司把第7公主南腊米嫁给了布朗族王子哎楞,俩人共同管理茶山。经过几个朝代的开垦种植,已发展到万亩的规模,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大的人工开垦种植型茶园。整个茶园由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5个傣族、布朗族村寨连成一片。

走进茶园,只见古木参天,高大的茶树形态各异,树身上裹满了厚厚的苔衣,其中最大的一棵高3米多,树径20厘米,远远望去,整个茶园就象是一片大森林。1994年,一批日本茶叶专家到景迈茶园考察,把景迈茶园称为是“当今世界上活着的茶树博物馆”。它的发现,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澜沧是世界茶的原产地。

在古茶树身上,生长着一种寄生草,叫螃蟹脚,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草药,被誉为“茶茸”。当地各族群众世代享受着万亩古茶山给他们带来的恩惠,为了不忘先人的恩德,傣族、布朗族每年都要举行祭茶树活动。在景迈茶山,最有名的是布朗族的“淹茶”。它用竹筒腌制而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了,把茶当菜吃,这在中华和世界茶文化中绝无仅有。

景迈万亩古茶山,据记载,500年前曾遭受过一次火灾、400年前遭受过一次虫灾、上世纪末遭受过一次霜灾,虽然遭受多次自然灾害,但仍然生机勃勃,年产茶叶200万公斤,可制干茶500余吨。

目前,惠民乡在保护万亩古茶园的基础上,以万亩古茶园为资源,开垦种植了18000余亩生态高产稳产密植速生茶园,投产1.2万亩,产量达7000多担,产值近300万元,建立了一个精制茶厂、5个联办茶场,使茶真正成为了带动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澜沧的茶叶史上,除了景迈万亩古茶园外,古茶树还散见于富邦乡的邦奈、上允镇的掌房一带。据不完全统计,邦奈村的古茶园有近千亩,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古茶树只是零星散见于村寨周围。目前,富邦乡已经开垦种植了现代茶园12000亩。

澜沧古茶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澜沧古茶
全国服务热线:400 886 0803
滇ICP备05005907号-1 公安备案编号:53082802000003 Copyright@lcgc